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lǐng)取
網(wǎng)校內(nèi)部資料包
考試輔導(dǎo)
直播課
竹茹的古代炮制法:
【藥材來源】
竹茹為禾本科植物青稈竹Bambusa tuldoides Munro、大頭典竹Sinocalamus beecheyanus (Munro)McClure var. pubescens P.F.Ll或淡竹Phyllostachys nigra( Lodd.) Munrovar.henonis Stapf的莖稈的干燥中間層。全年均可采制,取新鮮莖,除去外皮,將稍帶綠色的中間層刮成絲條,或削成薄片,捆扎成束,陰干。前者稱“散竹茹”,后者稱“齊竹茹”。
【古代炮制方法】
宋代有“炒令焦”(《圣惠方》)和微炒(《總錄》)。清代有醋浸(《金鑒》)和姜汁炒(《害利》)。
【現(xiàn)代炮制方法】
1、竹茹: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和硬皮,切段或揉成小團(tuán)。
2、姜竹茹:取竹茹段或團(tuán),加姜汁拌勻,稍潤,待姜汁被吸盡后,置炒制容器內(nèi),用文火加熱,如烙餅法將兩面烙至微黃色,取出晾涼。竹茹每100kg用生姜10kg.
【飲片性狀】
竹茹為彎曲絲條狀小段或小團(tuán),呈淺綠色或黃綠色,質(zhì)柔軟而輕松,有彈性,氣微,味淡。姜竹茹顏色加深,有少許焦斑,微有姜的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