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氣藥:黃芪的性味歸經和臨床應用等
黃芪,又稱黃耆,是補氣藥的一種,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補氣藥:黃芪的性味歸經和臨床應用等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黃耆
【科屬與藥用部分】本品為豆科植物內蒙黃耆、膜莢黃耆或其它同屬相近種植物的根。
【性味與歸經】甘,微溫。入脾、肺經。
【功效】補氣升陽,固表止汗,托瘡生肌,利水退腫。
【臨床應用】1.用于氣虛衰弱,倦怠乏力,或中氣下陷、脫肛、子宮脫垂等癥。
黃耆健脾益氣,且具升陽舉陷的功效,故可用于氣虛乏力及中氣下陷等癥。在臨床上用于補氣健脾,常與黨參、白朮等配伍;用于益氣升陽而舉陷,常與黨參、升麻、柴胡、炙甘草等合用。
2.用于表虛不固的自汗癥。
黃耆功能固護衛(wèi)陽、實表止汗。用于表虛自汗,常與麻黃根、浮小麥、牡蠣等配伍;如表虛易感風寒者,可與防風、白朮同用。
3.用于氣血不足、瘡瘍內陷、膿成不潰或久潰不斂者。
黃耆能溫養(yǎng)脾胃而生肌,補益元氣而托瘡,故一般稱為瘡癰要藥,臨床上多用于氣血不足、瘡癰內陷、膿成不潰、或潰破后久不收口等癥。如用于瘡瘍內陷、或久潰不斂,可與黨參、肉桂、當歸等配伍;用于膿成不潰,可與當歸、銀花、白芷、穿山甲、皂角刺等同用。
4.用于水腫、腳氣、面目浮腫等癥。
黃耆能益氣而健脾,運陽而利水,故可用于水腫而兼有氣虛癥狀者,多配合白朮、茯苓等同用。
此外,本品又可與活血袪瘀通絡藥如當歸、川芍、桃仁、紅花、地龍等配伍,用于中風偏枯、半身不遂之癥,有益氣活血、通絡利痹的功效。對于消渴病癥,也可應用,常與生地、麥冬、天花粉、山藥等配伍.
【方劑舉例】補中益氣湯(《脾胃論》):黃耆、人參、白朮、當歸、升麻、柴胡、陳皮、甘草。治中氣不足、清陽下陷、子宮下垂、脫肛,以及肢倦氣短、氣虛發(fā)熱等。
【處方用名】生黃耆、綿黃耆、北口耆(生用,多用于固表、托瘡、利水、利痹等。)、炙黃耆(蜜炙用,用于補氣健脾。)、清炙黃耆(用麩皮拌炒至微黃色,用于補氣。)
【一般用量與用法】三錢至五錢,煎服。
【文獻搞錄】《大明本草》:「助氣,壯筋骨,長肉,補血....血崩,帶下。」
《珍珠囊》:「治虛勞自汗,補肺氣....實皮毛,益胃氣。」
《本草備要》:「生用固表,無汗能發(fā),有汗能止,溫分肉,實腠理瀉陰火,解肌熱,炙用補中益元氣,溫三焦,壯脾胃排膿內托?!?/p>
【按語】1.黃耆一藥,原名黃耆,始載于《本經》是一味臨床常用藥物。黃耆具有下列的特點,它不僅常與補養(yǎng)藥同用以益氣補虛;且常與袪邪藥同用以扶正袪邪。在益氣補虛方面,如配人參,則大補元氣;配附子,則補氣助陽;配白朮,則益氣補脾;配當歸,則補氣生血;配參、朮、升、柴,則補氣升陽。在扶正袪邪方面,如在玉屏風散中配白朮、防風,則補散兼施、固表止汗,治衛(wèi)虛自汗,易感風寒;在四妙湯中配當歸、銀花、甘草,則內補托毒,治體虛癰瘡癤腫難愈者;在防己茯苓湯中配茯苓、防己、桂枝、甘草,則益氣運陽而利水,治皮水肢腫;在補陽還五湯中配歸、芎、赤芍、桃仁、紅花、地龍,則益氣活血、散瘀通絡,治半身不遂。諸如此類,可見它臨床應用的范圍至為廣泛。
2.本品與人參、黨參相比較,人參的補氣作用較強,且能生津、安神;黨參功專補肺脾而益氣;黃耆的補氣作用不及人參,但益氣升陽,固表內托,且能利水退腫的作用則為人參、黨參所不具。黃耆為補氣扶陽的藥物,故凡氣滯濕阻、食滯胸悶、熱毒瘡瘍、表實邪盛及陰虛陽亢等癥,不宜應用。
推薦閱讀:
以上內容由醫(yī)學教育網(wǎng)小編編輯整理。希望大家調整好狀態(tài),完成好對應的復習工作,同時,也要做好相應積累,不斷豐富自身的儲備,達到預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