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教育網(wǎng)小編搜集整理了主管中藥師考試復習的知識點,希望對考生有所幫助。
(一)服藥時間
根據(jù)病情需用要和藥物特性,選擇適當?shù)姆帟r間,也是合理用藥的要求。古代醫(yī)家對此很講究。《湯液本草》說:“藥氣與食氣不欲相逢,食氣消則服藥,藥氣消則進食,所謂食前食后蓋有義在其中也。”一般中藥湯劑,每日早晚二次分服。具體服藥時間應根據(jù)病情需要及藥物特性來確定。
1.清晨空腹服因胃中沒有食物,所服藥物可避免與食物混合,因此可以迅速到達腸中,充分發(fā)揮藥效。峻下逐水藥晨起空腹時服藥,不僅有利于藥物迅速入腸發(fā)揮作用,且可避免晚間頻頻起床影響睡眠。
2.飯前服胃中亦空虛。驅(qū)蟲藥、攻下藥及其他治療胃腸道疾病的藥物宜飯前服用。因飯前服用,有利于藥物的消化吸收,故多數(shù)藥宜飯前服用。
3.飯后服胃中存在較多食物,藥物與食物混合,可減輕其對胃腸的刺激,故對胃腸道有刺激性的藥物宜于飯后服用。消食藥亦宜飯后及時服用,以利充分發(fā)揮藥效。一般藥物,無論飯前或飯后服,服藥與進食都應間隔1小時左右,以免影響藥物與食物的消化吸收與藥效的發(fā)揮。
4.特定的時間服為了使藥物能充分發(fā)揮作用,有的藥還應在特定的時間服用。如安神藥用于治失眠,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宜在睡前30分鐘至1小時服藥;緩下劑亦宜睡前服用,以便翌日清晨排便;澀精止遺藥也應晚間服一次藥;截瘧藥應在瘧疾發(fā)作前兩小時服藥,急性病則不拘時服。
(二)服藥量
一般疾病服用湯劑,多為每日劑,每劑分服或三服。病情急重者,可每隔四小時左右服藥一次,晝夜不停,使藥力持續(xù),利于頓挫病勢。
應用發(fā)汗藥、瀉下藥時,因藥力較強,服藥應適可而止。一般以得汗、得下為度,不必盡劑,以免汗、下太過,損傷正氣。
嘔吐病人服藥宜小量頻服。藥量小則對胃的刺激性小,不致藥入即吐,多次頻服,方可保證一定的服藥量。
(三)服藥冷熱
服藥的冷熱適度,應根據(jù)病情和藥物性質(zhì),來具體確定。服藥的冷熱,多指湯劑而言。一般湯劑,所謂“湯者蕩也,”故多宜溫服。若治寒證用熱藥,更宜熱服。特別是辛溫發(fā)汗解表藥用于外感風寒表實證,不僅藥宜熱服,還需服藥后溫覆取汗。至于治熱病所用寒藥,如熱在胃腸,患者欲冷飲者可涼服;如熱在其他臟腑,患者不欲冷飲者,寒藥仍以溫服為宜。另外,用從治法時,也有熱藥涼服,或涼藥熱服者。
至于丸、散等固體藥劑,除特別規(guī)定外,一般都宜用溫開水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