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正保婦幼課堂 > 嬰幼兒養(yǎng)育系列課程 > 正文

在認同母親這個身份中,會有哪幾個關鍵點影響著女人?

 來源:醫(yī)學教育網(wǎng)    打印 | 收藏 |
字號

| |

我們在上一篇文章中講了講足夠好的母親的定義,然后講一講下面的一個主題就是認同母親的身份,包括我們是否能夠真實地做母親,又會遇到什么樣的一些關鍵點?我將依次說一說。

1.無助感。

第一點無助感??赡軓暮芏鄫寢尦醍斈赣H的一刻開始,終于看到孩子生下來了,但是從第二天開始就將面臨著生活的一系列考驗,比如許多人都在關注著自己旁邊驀然發(fā)現(xiàn)的小東西,很多媽媽說,在開始的幾天都不知道這個孩子到底跟自己是什么關系,但他好像又是自己的孩子,究竟該怎么跟他去處理關系呢?好像媽媽會有非常多的無助感,從懷孕到真正的生產(chǎn),在開始面臨著養(yǎng)育過程的時候,一下子會面臨著很多的感覺,包括可能在我們潛意識之中,會想到如何理解這個孩子,如何養(yǎng)育,如何面對周圍的人的參與。在中國可能大家都會注意到,當媽媽生下來孩子的時候,大家都會想去幫忙,包括孩子的姥姥、奶奶、爺爺、姥爺,月嫂,還有自己的老公,但是在這個時候,可能對于媽媽來說也遇到了一個困難,這么多人都想幫忙,那聽誰的呢?好像每個人都可以做一些,但是好像越來越背離自己的想法。面對著這個孩子,所有人都想?yún)⑴c的時候,自己對育兒的一個想法怎么在關系里面實現(xiàn),仿佛人際關系對于媽媽也是一個考驗。所以,在剛剛有孩子的階段,充滿了對于母親的考驗,一下子就會感覺到一些無助的感覺。因為陡然一下子增加了一個人,陡然要面對這么多的關系,今后該怎么處理,有的媽媽也會抑郁、會焦慮。等到過了月子,人一下就少了,這時候對媽媽來說又是一個考驗,孩子是讓老人分開帶呢,還是自己帶呢?他們能夠幫到什么忙呢?自己該怎么去處理呢?好像都是一系列的考驗在等著媽媽。

2.內(nèi)疚感與補償

第二個主題是關于內(nèi)疚感與補償。我會注意到很多的媽媽在有了孩子之后,會有這樣的一些想法:我小的時候所遭受的創(chuàng)傷,千萬不要讓我孩子再遭遇了。就是說我的父母、我的媽媽是忽略我的,那我一定對這個孩子傾注全力;我的媽媽曾經(jīng)好像對我不是那么重視,那我一定要對這個孩子使勁重視,我會辭職,我會去看各種各樣的育兒書,我就是為了帶好他,我就不相信帶不好他。但是,很多時候,當我們的媽媽越是想這么做的時候,我會發(fā)現(xiàn),往往孩子會有一個階段,大概從兩三歲,有的孩子就開始有一些逆反情緒,孩子對媽媽的反抗令媽媽特別的崩潰,因為媽媽好像也用盡全力了,這么好地對待這個孩子,為什么孩子會用這樣的方式對待自己呢?

我想引用幾句克萊因所說的話,這幾話是關于當母親在內(nèi)心有一些罪疚感的時候,母親和孩子關系的描述(克萊因也是客體關系理論的一個代表人物,側重于母嬰關系,比如說嬰兒的幻想,嬰兒的愛與恨與母親的糾結等)。首先什么叫罪疚感,比如當一個母親她自己還是小嬰兒的時候,對于母親有些恨意的時候怎么辦??巳R因曾經(jīng)在《愛、罪疚與修復》這本文獻里面提到過一個潛意識的罪疚感,“我們都知道,如果發(fā)現(xiàn)我們自己對一個所愛的人懷有恨的沖動,我們將會感到不安或者是有罪疚感”。另外一個詩人也曾說過,對我們所愛的人生氣就像是腦子里發(fā)生錯亂。其實,克萊因所說的就是,也許每一個孩子在嬰兒的時候都會對于母親這個最重要的客體有愛或者恨的,特別是當他覺得媽媽沒有滿足他的時候,他是極為的失望,但是他有恨意卻表達不出來。在克萊因所說的理論里面,曾經(jīng)說過,當一個母親她的罪疚感太過強烈,這樣的認同可能導致完全的自我犧牲,這對小孩來說是非常不利的。當母親給予很多愛又不求任何回報,這樣帶大的孩子通常會變得有些自私。小孩缺乏愛與關心的能力,在某個程度上是掩飾過于強烈的罪疚感,母親的過度寬容易導致罪疚感的增加,甚且會無法提供足夠的空間,讓小孩展現(xiàn)其修復偶爾的犧牲以及發(fā)展出對他人真正關懷的可能性。這里面就說到了一個問題,當媽媽把自己所有的愛都拿去犧牲和付出的時候,其實就會壓縮了空間,壓縮了孩子能夠付出或者孩子能夠表達的一個空間。我也會感覺包括在有些電視劇里面也會有這樣的情節(jié),無論是親子關系還是情感的親密關系,當一方對另一方極度付出,往往帶回來的是對方好像越來越不珍惜了。其實這樣看起來就是說,當一方把所有的付出、所有的犧牲都在讓自己一個人承擔的時候,其實這樣好像也占用了一個平等的空間。對于孩子來說,他也有自己的想法,他有一個生長的空間。溫尼科特他曾說過,有限度的、有節(jié)制的一定的犧牲對于孩子是有利的。當然,還想再說一點,為什么我們要這樣的犧牲呢,因為好像很多人,可能不光是女性,男性也是,在我們心里都會有一個關于完美媽媽的期待。也許我們每個媽媽在嬰兒的時候都會有一些沒有實現(xiàn)的愿望,比如媽媽應該是什么樣的媽媽;媽媽如果對我們更好會怎么樣;如果媽媽她能夠做到什么,那我們現(xiàn)在就不一樣了,這像是對于一個完美媽媽的期待,就像克萊因所說的對于一個“好乳房”的期待,應該是一個特別實現(xiàn)我們愿望的“好乳房”。當我們對于完美媽媽有一個特別強期待的時候,其實媽媽不僅僅對于在撫育孩子中的自己有著一個期待,對于孩子也會有著一個比較高的期待。在這樣的時候,好像我們充滿了對自己能不能做好一個特別好的媽媽的期待,但是好像我們特別不愿意接受的就是,每個女人,每個母親,在生活里面都只能做到一部分有限的付出,而沒有辦法做到真的像內(nèi)心里面所期待的,我們對于自己的媽媽所沒有實現(xiàn)的完美期待。

3.愛與恨的承襲

下面一個小主題是愛與恨的承襲。在撫育孩子的過程里面是媽媽意識中的努力,但是在潛意識之中可能也會有著內(nèi)心的拒絕和反抗。一部分是因為母親是有理由恨孩子的,在溫尼科特書中也會有描述。但是另外一部分是母親在內(nèi)心中曾經(jīng)感受到她自己的媽媽對待她的方式。因為很多時候我們意識上特別想努力,特別想做好的時候,但是我們的潛意識很多的時候,只能用到是我們曾經(jīng)感受到的來對待孩子,我們自己在小嬰兒的時候媽媽是怎么對待我們的那個感覺和方式來對待孩子,在這樣的一個時候,好像有的媽媽是可以特別的全力以赴地投入,但是還有一部分也許是沒有辦法全情投入地愛孩子。因為也許感覺到自己年幼的時候被媽媽過度的愛吞噬,或者是說有一種忽視,被冷落的感覺,在對待自己孩子的時候感覺到拒絕,比如說在有孩子的時候,有的媽媽也會考慮,我有這孩子了,我老公還愛我嗎?是不是這個孩子取代了我的位置了?有這么一個孩子以后,他們都愛孩子了,那我的位置在哪?我會覺得這非常得真實,非常可以被理解,因為每一個人的內(nèi)心里面所感受到的母愛確實是有限的,即使母親竭盡全力,但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她是有限的。所以,對于很多女人,真的做了母親以后也會面對著諸多的做不到和有限性.

我會覺得在這樣的一個愛與恨的承襲之中,有愛可能也有一些恨,比如說內(nèi)心會激發(fā)出很多的創(chuàng)傷感,自己曾經(jīng)在嬰兒或幼兒的時候,媽媽是怎么對待自己的,這個時候可能也會被激發(fā)出一些創(chuàng)傷的感覺,所以我的一個想法是說,也許在這個階段,有的媽媽說,實在是沒有辦法用母乳來喂養(yǎng);有的媽媽可能實在沒有辦法很長的時間陪在孩子身邊,她覺得工作更適合他;有的媽媽實在是無法忍受在家庭之中有這么多的人一起來對待孩子,會覺得很崩潰。也許每個媽媽只能根據(jù)自己的一個內(nèi)心的感受來去做選擇,實在沒法用母乳喂養(yǎng),或者有的時候實在沒有辦法就只能交給老人來幫著帶。也有很多時候,如果說讓她長期在家里面待著,她可能更痛苦,還不如說她可以去工作,但是她也有時間回來看孩子,我會覺得這是個體的差異性,有的時候我們是沒有必要按照一個什么規(guī)則來做,只要按照自己的內(nèi)心,可能就是養(yǎng)育孩子的一個好的方式了。

4.分離與獨立

下面一個主題是分離與獨立。在養(yǎng)育孩子的過程中,基本上就是一個逐漸分離的過程,跟孩子從共生到依存到獨立??赡軐τ谀赣H的一個考驗就是如果母親的內(nèi)心還沒有與自己的母親的分離,這個階段就會和孩子有更多的糾纏。在內(nèi)心動力之中,既有著關于母親深切的愛,又有一種深深的舍不得,但是又渴望著分離的沖動。在這個時候,我想添加一個小知識,俄狄浦斯期如果說對于一個女孩子來說,可能有會經(jīng)歷更多的困難,她先是認同母親,然后到認同父親,去和父親在一起,最后她又要回到母親的身邊,去認同母親作為女性的身份。但是很多時候,在很多家庭里面存在一些問題,比如父親能否作為一個強而有力的人出現(xiàn)?這個女孩能否走到爸爸的身邊?當無法走到爸爸的身邊的時候,這個孩子就會和母親緊緊地糾纏在一起,她一方面想獨立,另外一方面又無法放棄孤獨的媽媽,因為她可能感受到媽媽和爸爸關系的不和諧,讓她沒有辦法去放心地離開母親走向這個父親。當然很多的家庭里面,比如說媽媽會把很多的知心話都會和女孩說,因為她覺得這個女孩就像是她的好朋友一樣,但是我覺得孩子就是孩子,媽媽就是媽媽。

當媽媽把一些知心話都告訴孩子的時候,其實對于這個孩子來說,將是一個巨大的壓力,包括她無法決定分離。在嬰幼兒時期,沒有發(fā)展好的一個俄狄浦斯期,這個孩子無法真正地放棄和母親的共生關系走到父親的身邊,這樣關系可能會影響到女性建立一個新的親密關系。當她丈夫建立親密關系的時候,如果夫妻之間沒有很好的連接的時候,也會容易和孩子緊密的連接。這樣的一個結果就是彼此都沒有辦法獨立,也沒有辦法分離,因為彼此都放不下,這樣的一些感覺是我會覺得在生活里特別特別的多見。因為當媽媽沒有辦法放手的時候,其實可能媽媽和爸爸的關系也有一些問題。這個媽媽沒有辦法信任她的丈夫、和丈夫走在一邊,然后可以讓孩子去獨立,也許可以稱之為背叛的過程,讓孩子去分離、去獨立。在這個時候呢,也許很多時候母親會不知不覺地把自己原生家庭所帶來的一些感受投射到孩子身上,比如說為什么孩子就不能聽自己的話?為什么這個孩子就要和自己對著干?為什么在孩子會在學校里惹是生非?為什么孩子他就會生病,不得不在家里無法出門?現(xiàn)實生活之中各種例子都有,但在和母親的內(nèi)心探索之中,我通常會發(fā)現(xiàn)在母親的內(nèi)心有著各種糾結,無論是跟自己的母親,還是代入到父親,還有老公的關系,但是在這樣的一個關系里面,這個孩子會強烈地感受到這個信息并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著對母親很大的忠誠。

以上內(nèi)容是由醫(yī)學教育網(wǎng)小編為大家編輯整理的“在認同母親這個身份中,會有哪幾個關鍵點影響著女人?”。還請大家多多關注我們醫(yī)學教育網(wǎng),里邊會有更多更好的關于各類醫(yī)學知識及考試招聘等的相關信息。

退出
特別推薦
官方微信公眾號
正保醫(yī)學教育網(wǎng)官方微信
  • 第一步:微信掃二維碼關注“正保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 第二步:點擊公眾號推送的圖片,并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關注。
歡迎合作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