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wǎng)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wǎng)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中醫(yī)理論 > 辨證論治 > 中醫(yī)兒科 > 正文

小兒內治用藥要點-中醫(yī)

2012-08-10 09:40 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要及時、正確和謹慎】

小兒生理特點之一為臟腑嬌嫩、形氣未充,體屬“稚陰稚陽”之體,在病理上發(fā)熱容易,變化迅速,寒熱虛實轉化很快,稍不注意,即可輕病變重,重病轉危,因此小兒患病后,必須爭取時間,及時治療,不能拖延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在用藥時要查明病因,辨明疾病表里、寒熱、虛實的屬性,了解臟腑功能失調的程度,只有掌握了辨證施治的規(guī)律,才能給予正確有效的治療方藥,小兒臟氣清靈,易趨康復,只要及時、正確用藥,往往見效甚速。若用藥稍有不當,也極其容易損害臟腑功能,并可促使病情劇變。清代醫(yī)家吳鞠通在《溫病條辨》中特別指出:“其用藥也,稍呆則滯,稍重則傷,稍不對證則莫知其鄉(xiāng),捉風捕影,轉救轉劇,轉去轉遠。”小兒用藥,不僅要及時、正確,還應謹慎。謹慎用藥,不僅是為了用藥對證,即使對證,在用量和用藥時間上,也要十分注意,用量過大同樣會導致不良反應,輕則嘔吐泛惡,重則可以出現(xiàn)各種藥物反應,如生大黃會引起暴瀉,烏頭會影響心臟功能,山豆根會引起劇烈嘔吐等。用藥時間長短,要考慮到患兒本身體質狀況,尤其慢性疾病,需長期服用中藥,更應辨明體質情況,如素體陰虛,但需服用藥性溫熱的中藥治療某些疾病,則必須控制熱性藥物用藥時間,并加強對癥狀觀察,或在溫熱藥中加入一定量養(yǎng)陰藥物,防止進一步損傷陰津。

【要中病即止】

這是小兒內治用藥另一特點,小兒機體柔弱,如草木之方萌,對中西藥物的反應均十分靈敏,應用時必須根據(jù)患兒個體特點與疾病輕重,區(qū)別對待,不能干篇一律,特別是大苦、大寒、大辛、大熱和有毒、攻伐之品,應用時更須審慎。苦寒的中藥會削伐生發(fā)之氣,如果用時過長可使人之正氣受損,脾胃受傷,??沙霈F(xiàn)頭暈乏力,氣短自汗,納食呆滯,甚者嘔吐泄瀉,時時腹部冷痛等;辛熱的中藥足以耗損真陰,損傷津血,輕者出現(xiàn)“上火”癥狀,如咽燥干痛,口渴欲飲,鼻部出血,大便于結,眼鼻發(fā)干等,重者可出現(xiàn)頭暈失眠,口渴欲飲,入夜盜汗,午后潮熱,小便短赤等;攻伐之劑用之不當會引起患兒氣陰虧損,或導致嘔吐、泄瀉不止,出現(xiàn)氣虛液脫,造成失水及電解質紊亂。因此小兒用藥,不僅要及時、正確、謹慎,還必須中病即止。如治療小兒病毒性感冒,出現(xiàn)高熱不退,汗不出,用辛涼解表、苦寒解毒藥治療。一般用2~3天,高熱一退,方中發(fā)散與苦寒藥品,就應減少,一般再用藥l~2天就可停藥。再如治療小兒積滯、疳證,常用消食導滯之品,當患兒因食滯內停,用消導藥后腹脹消失,大便通暢,舌膩化凈,胃納即可好轉,此為食滯已消的表現(xiàn),如果錯認為這些消食導滯藥可用來開胃口,而繼續(xù)長期服下去,將適得其反,不僅胃納又會轉呆,還會導致脾胃功能失調及脾虛氣弱的癥狀。

【要抓住疾病本質對證治療】

在治療小兒疾病過程中,要針對主要病因進行用藥治療,要善于抓住疾病的本質。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善于用四診手段,收集辨證資料,全面了解疾病的形成原因,分析清楚發(fā)病的機制,才能抓住疾病的本質,投以對證的藥物。如嬰兒腹瀉,可由濕熱、傷食、脾虛等多種原因引起,虛實寒熱相去甚遠,因此必須詳加辨證,循因追源。如果是濕熱引起的,當用清熱利濕的方藥,如葛根黃芩黃連湯;傷食引起的,當用消食導滯的方藥,如消乳丸、保和丸;而脾虛引起的,當用健脾止瀉的方藥,如參苓白術散等。這樣對疾病的證治就是抓住了主要矛盾,中醫(yī)常強調“治療必求其本”,這個“本”就是指疾病的主要矛盾。當然有時根據(jù)矛盾轉化的具體情況,也要靈活對待,如疳證小兒,是慢性營養(yǎng)障礙性疾病,需健脾補氣為主,但染上感冒,就應先予清熱解表,把感冒治好后再去調理,這就是“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的法則。也有些疾病雖然療程長,但不能間斷治療,如白血病有皮膚感染,皮膚感染是“標”,白血病是“本”,這時治療必需“標本兼治”,方能奏效。

【用藥需顧及小兒體內真氣】

小兒如草木之方萌,氣質嫩弱,又生機旺盛。治療疾病,必須注意扶助小兒體內真氣,用藥不可妄加攻伐。所謂小兒體內真氣,既有陽氣,也有陰津,就臟腑而言,還涉及心肝脾肺腎五臟之氣。維護小兒真氣,是促使疾病好轉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果一味攻伐,不顧體內真氣,那么耗氣、傷陰、損陽、散血等不必要的損害均可產生,原發(fā)疾病就不易痊愈。因此攻邪務必不能傷正,明顯體虛有邪的病兒,如體虛小兒感冒,就應在發(fā)散之中輔以扶正,參蘇飲就是治療這類感冒的典型方劑。即使是健康的小兒患了感冒,也不可大劑量運用發(fā)散中藥,如麻黃、桂枝、羌活等,氣隨汗泄,汗多傷陰,稍不注意,即可引起氣陰耗傷。另外,對于虛弱之證使用補法時,也要注意補而不滯,小兒臟腑嬌嫩,“脾常不足”,峻補過度極易導致氣機壅滯,脾胃功能受損,出現(xiàn)納呆、腹脹、嘔惡、胸悶等,這樣反而損傷了脾胃,影響運化功能,克代了小兒體內真氣。由此聯(lián)系到小兒平素服用補藥,用以調補身體,也必需注意勿多服藥,勿亂服藥。藥為補偏救弊之品,皆有偏性,元代醫(yī)家朱丹溪就說:“雖參、芪之輩,為性亦偏”,故小兒無病不可多服補藥,有病不可亂投藥物。為達到保健目的,藥補不如食補,平時注意飲食調理,同樣可以使小兒身體健康。

【重視小兒病后調理】

小兒在患病后,尤其是一些急性感染性病,常會出現(xiàn)一系列虛虧的癥狀,其中以氣虛或氣陰兩虧最多,也可以表現(xiàn)為氣血兩虛或氣陽不足者。以臟腑所屬分析,以肺虛、啤虛、腎虛為主。如呼吸道疾病痊愈后,??沙霈F(xiàn)肺虛,如乏力低熱,面白氣短,動則多汗等,這時應補肺養(yǎng)陰,服用一段時間參脈飲;消化道疾病痊愈后,??沙霈F(xiàn)脾虛氣弱,如納果食少,神疲乏力,大便不實,自汗盜汗等,這時可服用玉屏風散、香砂六子丸健脾補氣;泌尿道疾病及中樞神經系統(tǒng)疾病之后,??沙霈F(xiàn)腎虛,如腰酸乏力,頭暈耳鳴,小便清長,四肢無力,記憶力減退,夜寐不寧等,此時應用六味地黃丸培補腎氣。

以上僅舉例說明,小兒病后還可出現(xiàn)心虛、肝虛、心脾兩虛、肝腎不足等,均需具體分析。小兒病后調理,中醫(yī)特別重視調理脾胃,因為不僅小兒生長發(fā)育,全賴脾胃化生精微充養(yǎng),而且疾病的恢復,也有賴于脾胃氣盛,運化有力,才能保證正氣充沛,御邪祛邪。小兒五臟性能表現(xiàn),即“脾常不足”,故在小兒病后調理,應處處顧及脾胃,脾健胃和,體力才能迅速得以恢復。調理脾胃,貴在健運,而不在壅補和消導。

【運用中藥新劑型】

臨床治療,中藥煎劑應用最廣,其優(yōu)點在于能隨癥加減,充分體現(xiàn)辨證施治的精神,煎劑服后在體內吸收也較快,往往能迅速到達病處,但對于重急病兒,煎劑緩不濟急,加上小兒服藥困難,故治療時應注意運用兒科中藥新劑型。沖劑、糖漿劑、片劑、栓劑,尤其是中藥針劑,都不斷研制出新的品種,給兒科臨床治療帶來了方便,提高了療效。如治療呼吸道感染和皮膚感染的雙黃連粉針劑,靜脈滴注,效果十分明顯,再如治療高熱驚厥的清開靈注射劑,治療呼吸道感染的魚腥草注射劑,治療感冒高熱的復方柴胡注射劑,治療新生兒黃疸的茵梔黃注射劑等,在中醫(yī)兒科臨床上,均應推廣使用。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距離2024醫(yī)師二試考試

編輯推薦
    •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湯以恒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 《消化系統(tǒng)》 免費試聽
    免費資料
    醫(yī)師資格考試 備考資料包
    高頻考點
    報考指南
    模擬試卷
    復習經驗
    立即領取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