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方案
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xué)教育網(wǎng)APP下載
手機網(wǎng)
醫(yī)學(xué)教育網(wǎng)手機網(wǎng)

手機網(wǎng)二維碼

微 信
醫(yī)學(xué)教育網(wǎng)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

搜索|
您的位置:醫(yī)學(xué)教育網(wǎng) > 醫(yī)學(xué)百科類 > 中藥 > 正文

鼻涕蟲藥用價值

另外,蛞蝓還具有藥用價值:

釋名 陵蠡、土蝸、托胎蟲、鼻涕蟲、蜒蚰螺。

氣味 咸、寒、無毒。

主治

1、蜈蚣咬傷。用蛞蝓生搗敷涂。

2、痔熱腫痛。用大蛞蝓一個搗中泥,加龍腦三分、胭脂坯子半錢,敷患處。敷藥前。以石薜煮水熏洗更好。

3、腳脛爛瘡。用蛞蝓十個,瓦上焙干,研為末,調(diào)油敷患處,立效。

蛞蝓

(《本經(jīng)》)

【異名】陵蠡(《本經(jīng)》),土蝸、附蝸(《別錄》),蜒蚰(《救急方》),托胎蟲(《鐵圍山叢談》),蛞蝸(《品匯精要》),鼻涕蟲(《綱目》)。

【來源】為蛞蝓科動物蛞蝓的全體。

【動物形態(tài)】蛞蝓

雌雄同體。體長圓形,長約4.5厘米,背面淡褐色或黑色,腹面白色。頭部前端有觸角2對,后方的一對較長,其頂端各有眼1個。觸角能自由伸縮,如遇刺激,則立即縮入;其右側(cè)附近有生殖孔的開口。頭端腹側(cè)有口。體前方的右側(cè),有一呼吸孔。跖面有粘液腺,分泌粘液,匍行經(jīng)過處,常留有白色粘液的痕跡。感覺靈敏,觸之立即蜷縮。

棲于陰濕處,多見于潮濕的墻腳及樹枝間,匍行時,常舐食植物莖葉的表皮。

【采集】夏季捕捉.

【性味】①《本經(jīng)》:"味咸,寒。"

②《別錄》: "無毒。"

【歸經(jīng)】《本草再新》:"入肝、脾、肺三經(jīng)。"

【功用主治】清熱祛風,消腫解毒,破痰通經(jīng)。治中風歪僻,筋脈拘攣,驚癇,喘息,喉痹,咽腫,癰腫,丹毒,經(jīng)閉,癥瘕,蜈蚣咬傷。

①《本經(jīng)》:"主賊風歪僻,軼筋及脫肛,驚癇攣縮。"

②《本草衍義》:"治蜈蚣、蝎毒。"

③《綱目》:"治腫毒焮熱,熱瘡腫痛。"

④《本草匯言》:"善治一切風熱火燥為眚,一切風熱火痰為病。"

⑤《本草崇原》:"主定驚清熱,解毒輸(舒)筋。治咽喉腫痛,風熱喉痹,納入喉中,令吞下。"

⑥《得配本草》:"消痰核。"

⑦《泉州本草》:"通經(jīng)破瘀,解毒消腫,利小便。主治月經(jīng)閉止,癥瘕腹痛,損傷瘀血作痛,癰腫丹毒。"

⑧《吉林中草藥》:"疏風,鎮(zhèn)驚,固脫。治熱瘡腫痛,支氣管炎,脫肛。"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焙干研末或研爛作丸。外用:研末或搗敷。

【宜忌】①《本草經(jīng)疏》:"非真有風熱者不宜用,小兒薄弱多泄者不宜用。"

②《得配本草》:"畏鹽。"

【選方】①治陽火躁擾,陰血虧竭,賊風乘虛入中經(jīng)絡(luò),至成口歪身僻,四肢攣縮者:用五加皮六兩,當歸身四兩。共酒炒,研細末,蜓蚰百枚,研爛為丸。(《方脈正宗》)

②治一切痰火風喉癥:青脆梅子百枚,活蜒蚰一、二百條,同放瓦罐中。每日將梅取出,曬后仍入罐中,明日再曬,以收干汁為度,再用微火烘干,用則以一個噙化,或炙脆研末,加入諸藥內(nèi)。(《種福堂公選良方》)

③治喘息:蛞蝓一百條。洗凈,加貝母適量,同搗如泥,為丸,每次五分,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藥》)

④治閉經(jīng)瘀血作痛:蛞蝓(醋炙)為末,泡酒服,每次一錢。(《泉州本草》)

⑤治痔熱腫瘤者:蛞蝓、京墨研涂妙。(《婦人良方》)

⑥治丹毒癰腫:活蛞蝓數(shù)只。醋浸搗爛,入冰片少許敷患處。(《泉州本草》)

⑦治腳脛爛瘡,臭穢不可近:蜒蚰十條。瓦焙研末,油調(diào)敷之。(《救急方》)

【名家論述】《本草經(jīng)疏》:"蛞蝓,味咸,氣寒、無毒?!督?jīng)》曰:清靜則肉腠閉拒,雖大風苛毒,弗能害也。如陰血虧竭,陽氣躁擾,則腠理不密,賊風乘虛而入。風主搖動,中于經(jīng)絡(luò),故歪僻、攣縮、軼筋、筋急所自來矣。又風為陽邪,筋脈得之皆躁急,咸寒能益陰潤燥軟堅,則筋脈舒緩,經(jīng)絡(luò)通達而諸證除矣。驚癇者風熱也,脫肛者大腸熱也,腕跌者血脈傷必發(fā)熱也,咸寒總除諸熱,所以主之。"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相關(guān)資訊
編輯推薦
考試輔導(dǎo)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