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科護理學】
以下肺癌對化療最敏感的是
A.鱗狀上皮癌
B.肺泡細胞癌
C.腺癌
D.小細胞未分化癌
E.大細胞癌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此題考查肺癌組織病理學分型的特點。肺癌的組織學分型是以肺癌的生物學特點及預后為依據的,可分為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包括鱗癌、腺癌、大細胞癌)兩大類,其治療原則不同:小細胞肺癌對化療敏感,治療以化療為主,輔以手術或放療;非小細胞肺癌早期則以手術治療為主醫(yī)學教育|網原創(chuàng)。
【知識拓展】原發(fā)性支氣管肺癌的組織學分類:
1.鱗狀上皮細胞癌(鱗癌)鱗癌為最常見的肺癌,約占原發(fā)肺癌的1/2,多見于老年男性,與吸煙的關系最密切。鱗癌細胞生長緩慢,轉移較晚,手術切除機會相對較多,五年生存率也高,但對化療、放療不如小細胞未分化癌敏感。
2.小細胞未分化癌(小細胞癌)小細胞癌是肺癌中惡性度最高的一種,約占肺癌的1/5,患病年齡較輕,因其細胞質內含神經分泌顆粒,可引起異位內分泌綜合征。小細胞癌對化療、放療較其他類型敏感。
3.大細胞未分化癌(大細胞癌)惡性度較高,但轉移較小細胞癌晚,手術切除機會相對較大。
4.腺癌女性多見,占肺癌的1/4,多為周圍型,出現癥狀相對較晚,惡性度介于鱗癌與小細胞癌之間,對化療、放療敏感性較差。
【外科護理學】
為了減少呼吸道分泌物,吸入性麻醉前應給病人使用
A.地西泮
B.嗎啡
C.哌替啶
D.阿托品
E.苯巴比妥鈉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阿托品為抗膽堿藥能阻斷M型膽堿能受體,有抑制腺體分泌,減少呼吸道和口腔分泌物,解除平滑肌痙攣和迷走神經興奮對心臟的抑制作用。
【知識拓展】吸入麻醉:
吸入麻醉在臨床麻醉中應用最廣泛。吸入麻醉是將揮發(fā)性麻醉劑或氣體麻醉劑經呼吸道吸入肺內,經肺泡毛細血管吸收進入血液循環(huán),到達中樞神經系統(tǒng),產生麻醉效應的一種方法。吸入麻醉優(yōu)點為可產生安全、有效的完全無知覺狀態(tài),并可使肌肉松弛,痛覺消失。
【感染護理學】
對于有明確潛伏期的感染,入院后多長時間后發(fā)生的感染為醫(yī)院感染醫(yī)學教育|網原創(chuàng)
A.24h
B.36h
C.48h
D.72h
E.超過平均潛伏期后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2001年《醫(yī)院感染診斷標準》規(guī)定對于無明確潛伏期的感染,在入院48h后發(fā)生的感染為醫(yī)院感染;對于有明確潛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時起超過平均潛伏期后發(fā)生的感染為醫(yī)院感染。
【知識拓展】醫(yī)院感染及其診斷:
醫(yī)院感染亦稱醫(yī)院獲得性感染。籠統(tǒng)地說,它是指發(fā)生在醫(yī)院內的一切感染。我國衛(wèi)生部于1997年組織國內專家根據我國醫(yī)院感染研究進展,重新修訂了醫(yī)院感染診斷標準,并于2001年1月3日頒發(fā)實施醫(yī)學教育|網原創(chuàng)。
新的診斷標準將醫(yī)院感染定義為:
①住院病在人醫(yī)院內獲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間發(fā)生的感染和在醫(yī)院內獲得出院后發(fā)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開始或入院時已存在的感染。
②醫(yī)院工作人員在醫(yī)院內獲得的感染也屬醫(yī)院感染。
醫(yī)院感染診斷標準:
(一)下列情況屬于醫(yī)院感染
1.無明確潛伏期的感染,規(guī)定入院48h后發(fā)生的感染為醫(yī)院感染;有明確潛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時起超過平均潛伏期后發(fā)生的感染為醫(yī)院感染。(無潛伏48h后,有潛伏超平均)
2.本次感染直接與上次住院有關。
3.在原有感染基礎上出現其他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膿毒血癥遷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體基礎上又分離出新的病原體(排除污染和原來的混合污染)的感染。
4.新生兒經母體產道時獲得的感染醫(yī)學教育|網原創(chuàng)。
5.由于診療措施激活的潛在性感染,如皰疹病毒、結核桿菌等的感染。
6.醫(yī)務人員在醫(yī)院工作期間獲得的感染。
(二)下列情況不屬于醫(yī)院感染
1.皮膚黏膜開放性傷口只有細菌定植而無炎癥表現。
2.由于創(chuàng)傷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產生的炎癥表現。
3.新生兒經胎盤獲得(出生后48h內發(fā)?。┑母腥荆鐔渭儼捳?、弓形蟲病、水痘等。
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醫(yī)院內急性發(fā)作。
【兒科護理學】
復種脊髓灰質炎疫苗的年齡是
A.1歲
B.2歲
C.3歲
D.4歲
E.5歲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脊髓灰質炎疫苗在小兒2、3、4個月時服用3次是初種,需要在4歲時加強口服一次三型混合糖丸疫苗。
【知識拓展】
預防病名 | 結核病 | 乙型肝炎 | 脊髓灰質炎 | 百日咳、白喉、破傷風 | 麻疹 |
免疫原 | 卡介苗(減毒活結核菌混懸液) | 乙肝疫苗 | 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糖丸 | 類毒素和破傷風類毒素的混合制劑 | 麻疹減毒活疫苗 |
接種方法 | 皮內注射 | 肌內注射 | 口服 | 皮下注射 | 皮下注射 |
接種部位 | 左上臂三角肌上緣 | 上臂三角肌 | 上臂外側 | 上臂外側 | |
初種次數 | 1 | 3 | 3(間隔1個月) | 3(間隔4~6周) | 1 |
每次劑量 | 0.1ml | 5μg | 每次1丸三型混合糖丸疫苗 | 0.2~0.5ml | 0.2ml |
初種年齡 | 生后2~3天至2個月內 | 第一次出生后24時內 第二次1個月 第三次6個月 |
2個月以上 第一次2個月 第二次3個月 第三次4個月 |
3個月以上嬰兒 第一次3個月 第二次4個月 第三次5個月 |
8個月以上易感兒 |
復種 | 接種后于7歲、12歲進行復查,結核菌素陰性時加種 | 周歲時復查免疫成功者:3~5年加強 失敗者:重復基礎免疫 |
4歲加強口服三型混合糖丸疫苗 | 1.5~2歲、7歲各加強1次,用吸附白破二聯(lián)類毒素 | 7歲時加強一次 |
反應情況處理 | 接種后4~6周局部有小潰瘍,應保護創(chuàng)口不受感染,個別腋下或鎖骨上淋巴對腫大或化膿,處理:化膿用針筒抽出膿液,潰破涂5%異煙肼軟膏或20%PAS軟膏 | 一般無反應,個別有局部輕度紅腫,疼痛癥狀,很快消退 | 一般無特殊反應,有時有低熱或輕瀉 | 一般無反應,個別有輕度發(fā)熱、局部紅腫、疼痛,發(fā)癢癥狀,有硬塊時會很快吸收,處理:多飲開水 | 部分嬰兒接種后9~12開有發(fā)熱及卡他癥狀,一般持續(xù)2~3天,也有個別嬰兒出現散在皮疹或麻疹黏膜斑 |
注意點 | 2個月以上嬰兒接種前應做結核菌素試驗(1:2000),陰性才能接種 | 冷開水送服或含服,服后1小時內禁飲熱開水 | 掌握間隔期,避免無效注射 | 接種前1個月及接種后2周避免用胎盤球蛋白、丙種球蛋白制劑 |
【醫(yī)學教育網(mississippidebtrecovery.com)原創(chuàng),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