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傳統醫(yī)學師承和確有專長《中醫(yī)婦科學》妊娠病概述是很多考生關注的內容,醫(yī)學教育網編輯為您整理如下,希望對中醫(yī)師承確有專長學員有幫助。
相關閱讀:2019傳統醫(yī)學師承和確有專長考試18個中藥方劑歌訣速記!
妊娠期間,發(fā)生與妊娠有關的疾病,稱妊娠病,亦稱胎前病。妊娠病不但影響孕婦的健康,還可妨礙胎兒的正常發(fā)育,甚至造成墮胎、小產,因此必須注意平時的預防和發(fā)病后的調治。
臨床常見的妊娠病有妊娠惡阻、妊娠腹痛、異位妊娠、胎漏、胎動不安、滑胎、胎死不下、胎萎不長、鬼胎、胎水腫滿、妊娠腫脹、妊娠心煩、妊娠眩暈、妊娠癇證、妊娠小便淋痛等。本事就這些疾病加以論述,妊娠病的發(fā)病原因,不外乎外感六淫、情志內傷以及勞逸過度、房事不節(jié)、跌仆閃挫等。其發(fā)病機理可概括為四個方面:其一,由于陰血下注沖任以養(yǎng)胎,出現陰血聚于下,陽氣浮于上,甚者氣機逆亂,陽氣偏亢的狀態(tài),易致妊娠惡阻、妊娠心煩、妊娠眩暈、妊娠癇證等;其二,由于胎體漸長.致使氣帆升降失潤,又易形成氣滯濕郁,痰濕內停,可致妊娠心煩、妊娠腫脹、胎水腫滿等;其三,胞脈系于腎,腎主藏精而關乎生殖,因此腎氣虧損,則胎元不固,易致胎動不安、滑胎等;其四,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而胎賴血養(yǎng),若脾虛血少,胎失所養(yǎng),可致胎漏、胎動不安、胎萎不長等。
妊娠病的治療原則是治病與安胎并舉。如因病而致胎不安者,當重在治病,病去則胎自安;若因胎不安而致病者,應重在安胎,胎安則病自愈。具體治療大法有三:補腎,目的在于固胎之本,用藥以補腎益陰為主;健脾,目的在于益血之源,用藥以健脾養(yǎng)血為主;疏肝,目的在于通調氣機,用藥以理氣清熱為主。若胎元異常,胎殞難留,或胎死不下者,則安之無益,宜從速下胎以益母。妊娠期間,凡峻下、滑利,祛瘀、破血、耗氣、散氣以及一切有毒藥品,都宜慎用或禁用。但在病情需要的情況下,如妊娠惡阻也可適當選用降氣藥物,所謂“有故無殞,亦無殞也”;惟須嚴格掌握劑量,并“衰其大半而止”,以免動胎、傷胎。
推薦閱讀:
傳統醫(yī)學師承和確有專長《針灸學》手陽明大腸經(共20穴)
中醫(yī)師承《中藥學》解表藥:14種發(fā)散風寒藥+16種發(fā)散風熱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