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人們還沒有西醫(yī)和外科手術這么一說,那么發(fā)生突發(fā)狀況時是如何處理的呢?下面的幾個例子一定會讓你體會到中華醫(yī)學的博大精深。
唇裂手術:
據(jù)《晉書。魏詠之傳》記載:南北朝宋時,曾任建威將軍及荊州刺史的魏詠之,患先天性唇裂,后經手術,消除了有礙面部美觀的唇裂畸形,說話和進食恢復如同常人,可惜的是記載過于簡單,無法了解其手術過程和技術操作情況,但是這畢竟是我國史上記載的第一例兔唇手術。后來,清代名醫(yī)顧世澄撰寫《瘍醫(yī)大全》,在卷十四詳細記載了“補缺唇法”:“先將麻藥涂缺唇上,后以下鋒刀刺缺唇處皮,以瓷碟貯流出之血調前藥,即以繡花針穿絲(線)釘住兩邊缺皮,然后搽上血調之藥。三五日內不可哭泣及大笑,又怕冒風打嚏。每日只吃稀粥,俟肌肉滿,去其絲(線),即合成一唇也。”這里的“血調之藥”,是指收貯手術割破缺唇皮膚流出之血,調以事先制備的促進傷口愈合的藥末醫(yī)|學教育網。顯然此書對于唇裂手術,在麻醉、用具、技術操作與術后護理方面的記述,較以往中醫(yī)文獻更為詳細,使我們得以了解古代中國此類手術的水平。
連體嬰兒分離:
據(jù)清錢泳《履園叢話》記載,清代就有人做過連體嬰兒分離手術。乾隆初年,在歙縣槐塘村,有位姓程的人家生了兩個男孩,脊背互相連在一起,哭的聲音特別響。一家人一籌莫展,只好求助縣城的一位名中醫(yī)。醫(yī)生認為可以做分離手術,孩子父母雖然擔心,但是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只好聽命了。這中醫(yī)仔細觀察連體嬰兒的身體情況,慎重考慮半天,心中有了一個治療方案:他拿來一根琴弦,裝在弓上,做成了手術器具,竟然把兩個孩子給鋸開了,然后在其背上敷了些藥,過了幾天竟然長好了。后來這兄弟倆還都活到了九十多歲。
巧接斷舌:
清代沈源《奇癥匯》記載了一個接斷舌的方法,文中說:小兒不慎摔倒咬斷舌頭,必須趁斷舌還熱時接上。所用的方法是,迅速把雞蛋輕輕敲碎,去掉外面的硬殼,將蛋殼內的薄膜套在對接上的斷舌頭上,再用洪寶丹敷在薄膜上,就可以接好了。如果時間太長,斷舌已發(fā)涼,就不要再接了,只把洪寶丹敷在舌上,也能使傷口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