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幫助大家順利通過2011檢驗技師考試,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了早期心肌缺血的生化標志物供大家參考。 眾所周知,心血管疾病是威脅人類健康與生命的頭號殺手,它具有高發(fā)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及較高的治療費用等特點。最近的流行病學資料顯示,我國現(xiàn)有高血壓患者達1.6億,高血脂人數(shù)達1.6億,約有400萬心力衰竭病人,平均每12秒就有一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已逐漸成為我國城鄉(xiāng)居民的第一位死因。
近年來,心肌損傷標志物有了迅速的發(fā)展。肌鈣蛋白(cTn)、肌紅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質量的檢測已在臨床上得到廣泛的應用,逐步取代原有的酶活性的檢測。但并不能說明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s,ACS)的診斷問題已得到妥善解決。
Morrow等[1]指出:理想的心肌缺血標志物應具備以下特征:(1)靈敏度及特異性均高,必須能檢測心肌缺血,但在健康個體、炎癥及其他器官損傷期間均不增加;(2)心肌缺血期間應該能夠早期檢測,且與心肌受累的范圍成比例增加;(3)在循環(huán)中穩(wěn)定性好,可持續(xù)檢測以保持一個足夠的期間,提供一個適宜的診斷窗口期;(4)24h內血中濃度恢復到基礎水平,以便檢測復發(fā)性缺血,使勞累缺血的穩(wěn)定性冠脈病的混淆減到最??;(5)試驗方法簡單,TAT(來回時間)應為30~60min或更短;(6)應有可靠的分析特性、精密度良好(CV%低);(7)合理的價格。
在血清中專門尋找生化診斷標志物的過程中,Bar-Or[2]發(fā)現(xiàn),進行血管成行術時(angioplasty),暫時阻斷和再灌注冠狀動脈幾分鐘后,發(fā)現(xiàn)白蛋白與過渡金屬結合能力下降,并在6小時內回到基線,其他學者也有類似的發(fā)現(xiàn)。在缺血/再灌注發(fā)生時,由于自由基等破壞了血清白蛋白的氨基酸序列,而導致白蛋白與過渡金屬的結合能力改變,這種因缺血而發(fā)生與過渡金屬結合能力改變的白蛋白稱為缺血修飾白蛋白(IschemiaModifiedAlbumin,IMA)。
目前對其升高機理尚未確切了解。醫(yī)學教|育網(wǎng)|收集整理已知變化發(fā)生在白蛋白的N-Asp-Ala-His-Lys片段,其變化可能與自由基的產生、氧張力下降、酸血癥、以及細胞改變,如鈉-鈣-泵功能混亂有關。從這種說法推論,IMA的變化有可能見于其它任何器官的缺血狀態(tài)。但是Apple[3]發(fā)現(xiàn)在短期肌肉缺血或損傷時,IMA并不升高。只在耐力訓練后24-48小時后有IMA延遲性升高,并認為可能與續(xù)發(fā)的胃腸缺血有關。Bhagavan[4]還發(fā)現(xiàn)如白蛋白N端有先天性缺陷也可降低與鈷結合的能力(對缺血而言,是假陽性),但尚不清楚其發(fā)生率是多少。
對于臨床醫(yī)師而言:一個低危險度的患者,如果IMA結果正常(低于判斷值)并伴ECG無明顯異常和cTn正常,可以除外ACS診斷。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讓急診患者早期出院的指征。但如果是一個高危險度的患者,還是最好不要將正常的IMA看成是早期可以回家的指征。目前還暫時不宜將IMA正常患者,就處理為可以早期出院。